中国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Chin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

留言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

党员干部防汛救灾:撑起群众“安全之伞”

发表时间:2024-08-06 10:59:36    来源:本站    

   7 月下旬起,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侵袭多个省份,多地遭受洪涝灾害。在灾情面前,转移群众、抢险救灾……党员干部冲锋在前,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,撑起“安全伞”。


   近日,鸭绿江吉林段水位逐步下降,临江市城区的排水和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,转移群众陆续平安返家。临江市建国街道台兴社区党委书记孙爱武回想起前些天的情形,仍感到后怕。


   一夜的大雨过后,7 月 27 日清晨,孙爱武撑伞在社区居民楼旁的山体下排查滑坡隐患。她发现一处挡墙变形,且有渗水现象,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。27 日晚,经专家现场持续研判,确认山体存在滑坡危险。孙爱武随即致电同事:“所有党员和工作人员即刻到岗,准备疏散群众。”


   社区党委的 9 名党员带领十几名工作人员,逐户通知靠近山体的居民楼内居民立刻转移。临近半夜,居民大多已入睡。年轻党员王文娟为尽快唤醒大家,跑步上楼,用力敲门并高喊:“快醒醒,有滑坡危险,赶紧转移!”居民王宪怀行动不便,孙爱武安排专人用担架将其送上车。


   28 日凌晨两点,靠近山体的小区居民安全转移。但隐患未除,孙爱武顾不上休息,安排几名党员留下并布置任务:“你们两个守在小区门口,我们几个再去居民家排查一遍。”


   28 日下午,鸭绿江洪峰过境临江段。社区内三楼及以下居民全部安全转移。在临时安置点安置好居民后,为防止有人私自返家遇险,孙爱武又返回社区与党员们一同坚守。“只要我们在,定会保障每一户居民的安全。”她说道。


   洪水过境期间,临江市 3000 余名机关干部下沉至镇村、社区一线,划分党员责任片区 131 个,为群众撑起防汛“安全伞”。


   进入汛期,持续强降雨在我国多地引发地质灾害。8 月 3 日 3 时 30 分左右,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突发山洪泥石流。而在 3 时左右,日地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萍察觉沟水变浑、山体微震,立即向全村和上级示警,并组织村里党员干部逐户叫醒村民撤离,在泥石流来临前,组织全村 300 多名群众成功逃生。


“河有河长,我就是这条山沟的沟长,必须担起值守职责。”张建萍表示。


   各单位党员纷纷投身这场泥石流遭遇战。携带 56 台专业救援装备的中国安能救援队中,党员占比超 80%,他们冒着巨大风险,冲在挖掘开路的最前沿;甘孜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,全力抢通线路,所有安置点在入夜时便亮起了电灯……


   7 月 22 日至 24 日,泥石流、滑坡等灾害袭击甘肃省陇南市。


“大雨倾盆,山洪卷着巨石泥沙在山谷中横冲直撞,声响比雷声还大。”7 月 23 日晚,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遭遇山洪时,正在医院照顾孩子的黄坪镇党委书记王翔密切关注着手机上的“黄坪镇干部工作群”。他通过镇村干部在群里发的现场视频,实时了解山洪动态。


   24 日清晨,安顿好家人后,王翔乘车火速赶往黄坪。此时,重大险情传来。位于“两山夹一河”峡谷地带的老黄坪片区 7 个村,因道路、通信、电力中断,5000 多人情况不明。


   形势紧迫,王翔紧急召开党委会,组建党员突击队挺进老黄坪片区。黄坪镇干部赵春亮等 5 人携带卫星电话,脚穿雨鞋,徒步向老黄坪片区成坝村进发,打通抗洪救灾信息通道。


   雨停天晴后,在各方救援力量以及黄坪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,一处处断路陆续被打通,电力、通信逐步恢复。


   在千里之外的福建,台风“格美”于 7 月 25 日晚登陆。25 日 19 时 17 分起,福州市将城区排水防涝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Ⅱ级。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调派 12 支党员突击队坚守易涝点和重要交通线,一场排水防涝攻坚战在榕城打响。


   福州市晋安区湖东下穿隧道是福州 23 处下穿通道中最长的,单洞长达 1.6 公里。现场十多名身着荧光绿防水服的党员突击队队员在隧道口值守。“通宵值班,待命至台风结束,只要突击队在,必保隧道安全。”湖东下穿隧道党员突击队第一责任人张国辉说道。


   险情频发,责任重大!在汛情面前,各地基层党组织在防汛抗洪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广大干部群众携手并肩,共同筑牢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。


   声明: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
文章分类:新闻中心

下一篇:内蒙古移动与华为斩获 IDC 多项大奖,开创智算行业发展新局面

上一篇:工信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
Copyright © 2018-2020 中国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